2023年6月25日上午,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举办的“青年写作能力的养成——《耘:每当有人醒来》北师大文学创作方向研究生作品研讨会”于京师学堂第五会议室召开。本次研讨会系“新时代文学教育高峰论坛暨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成立十周年庆典系列活动”第四场主题分论坛。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莫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华、苏童、欧阳江河、西川,北京大学教授李洱,《作家》主编宗仁发,《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青年文学》主编张菁,《当代》主编徐晨亮,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李伟长,《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何同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执行主编李蔚超,《南方文坛》副主编曾攀,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山东大学教授马兵,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平,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研究员岳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周云磊,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姜肖及《耘:每当有人醒来》的文集作者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李晓博、焦典、叶昕昀、武茳虹出席了本次活动。
著名作家、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莫言教授致欢迎辞。莫言教授表示,“这本书掀开扉页就感觉才气扑面而来,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耘:每当有人醒来》中凝聚着各位作家导师的心血和作者同学们的劳动成果,他内心深感欣慰。作为导师,他在阅读北师大青年写作者的作品时,会感受到比较陌生的与以往生活经验不同的特质,这是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双向过程。
【资料图】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北师大文学院的悠久文学传统和2014年以来开设文学创作与批评专业以来的丰硕培养成果。《耘:每当有人醒来》中的很多青年作者,获得了包括牛津京师文学之星、钟山文学之星、人民文学之星等多个文学奖项,作品入围了包括“中国好书”“收获排行榜”等多个文学榜单,他们已经开始成为90后作家中的佼佼者。这充分说明,在北师大文创专业学习的过程,是这些年轻人文学梦和文学天赋被唤醒的过程。文创专业研究生迄今已有80余名同学毕业,他们在校期间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写作能力,毕业后有的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有的则选择在科研院所、出版社、杂志社工作,成为了从事文学工作的青年人才。 “耘”是从“励耘”摘出来的一个字,带有鲜明的师大特色,更有另外一层深意是耕耘,耕是耕地,耘是除去杂草,要把田间的杂草除去之意。未来还会陆续推出北师大文学创作方向同学的作品,展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培养青年创作人才方面所做出的有力探索。
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莉教授主持,作为《耘:每当有人醒来》的主编,她介绍了这部作品集的编选缘起。这里收录的作品并不是这些年轻人的代表作,但这些作品里潜藏着每一位作家导师的拳拳之心,潜藏着一代年轻写作者的成长足迹和可能性。张莉教授特别提到西川老师和欧阳江河老师为北师大本科生开设了诗歌鉴赏课,深受学生喜爱,莫言、余华、苏童等老师都参与到“名师写作指导工作坊”的工作中,满怀热忱地为文学创作方向的青年写作者开改稿会,这切实唤醒了许多年轻人身上潜藏着的文学才华,这部作品集里的大多数作者是来到北师大就读文创方向后才开始写作第一部小说并发表的。这些作家导师的到来为北京师范大学的文学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灯塔与火把。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华、苏童、欧阳江河、西川和北京大学教授李洱分别以作家导师的身份分享了参与教学工作、培养青年写作者的感受。
著名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余华在发言中谈到,他在发现学生的时候往往不是从一个学生已有作品的完成度去考量,而是从一篇作品尚未完成的想法或细节开始的,再逐渐引导学生去修改、完善。“培养学生最终是关乎他们将来能否在文学上真正取得成绩,我并不以发表作品来衡量这个作者,这是几年工作下来的一个体会。”
著名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苏童幽默地打趣:“我到北师大,原来一直以为自己是来当花瓶的,结果北师大不要花瓶,它真的需要园丁。”他谈到,文学创作方向的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新的时代下的关系,对自己而言,从一开始是带有某种任务性的教学,渐渐通过跟学生相处,开始调整这样的关系,对这些年轻人的建议、“剪枝”、“施肥”的过程中,也对自己的园丁身份有了美好的期望。
著名诗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欧阳江河谈到:“我界定自我与学生的关系时,要求自己不能把他们都培养成我的门徒”。他认为,从文学教育的角度上看,小说写作含有手艺、技术的成分,而诗歌写作很难具体传授,自己作为诗人也很鼓励学生把写诗的才能转化为创作小说的才能,希望他们朝着叙事文学的脉络转化,与此同时又保留诗人对世界的观看方式。
著名诗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西川也表示,诗歌思维和小说思维非常不同,写作的类型非常多,每一个学生的才华的类型也不一样,而一位好的老师能看出一名学生具有哪种类型的才华。他谈到“我非常惊喜的是看到学生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他的谈吐”,而写作一方面是修养,另一方面是创造力,前辈老师们创造性的表达和想象力依然值得年轻作者去学习。
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李洱表示看完《耘》之后十分欣喜,作为北京师范大学驻珠海校区作家导师,他发现书中收录的作品与他最早参加改稿会时的初稿相比进步很大,更为完整、成熟。同时他也指出这些小说目前仍处在新文学传统的内部,如何在更广阔的背景下,与当前时代各种各样的文化进行对话进而重新面对我们的历史传统,这是青年写作下一步要思考的问题。
《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回顾了《作家》与北师大的作家导师及文学创作专业的同学们的文学缘分,指出北师大文创方向学生自身的文学天赋与作家导师们悉心指导之间的相互成全。
著名作家、《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指出,这部文集的出版深具意义,因为这是年轻写作者处于写作初期的作品,一位作家的摸索期非常重要,他提醒文学创作方向的同学要充分认识到写作在自己生命中的分量,要以强大的意志力、耐心和激情持续保持写作的动力。
《当代》杂志主编徐晨亮指出《耘》反映了新一代青年作家对于叙事本身的信念感,并提出期许,当今的青年写作要在信息过于饱和的环境下发出自己的声音,敏锐地捕捉时代投射在我们身上的情绪碎片。
《青年文学》主编张菁谈到了指导老师对青年写作的重要性。她提到,这本集子中的每个写作者都是创造者,而作家导师们帮助他们刺破思维局限,“无中生有”地去认识世界、创作世界尤其重要。
著名批评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认为,《耘》这本书基本代表了当前青年写作的各个面向,许多作品的独到之处并不来源于文学教育或阅读,而是作者个人的成长经验,这蕴含了新的可能性。他同时指出,一个作家的早期写作到成名作之间可能还存在距离,文学教育最终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
山东大学教授马兵肯定了《耘》中的青年写作者对个人经验的自觉转化,许多篇目完成了对“非常态”事件的小说化转写和“日常”生活的创造性描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认为,文学技巧是作者自身经过磨练后的个人化的产物,但作品中蕴含的观念却可以通过大学教育进行拓展。在当下时代,青年作者如何在过剩的信息中筛选经验、突破同质化问题,是他们面临的重要难题。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研究员岳雯肯定了北师大文学创作专业对于青年写作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耘》中的作品表现出青年作家去自我化、面向世界的书写,完成了对于时代情绪解构的描绘。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平则重点谈到创意写作专业培养的青年作家如何经受读者检验的问题,他期待这些青年写作者的作品未来能在文化市场上与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创作构成竞争。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执行主编李蔚超则表示,《耘》这本书会是未来文学史上绕不开的文本,因为这是莫言、余华等作家培养青年作家和形成文学传承的文本实存,对其进行文学史研究将深具价值。
《扬子江评论》副主编何同彬指出,北师大文学院及国际写作中心为学生提供了优质文学资源的同时,但也可能会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缺失了某些挫折体验,他期待着这些青年作家在面临传统的文学秩序和复杂的时代现实考验下找到与当下时代匹配的创作方式。
《南方文坛》副主编曾攀谈到,《耘》中的青年写作者面对当下现实正在慢慢形成属于自身的问题意识,他们在写作中重新寻找自我精神的坐标。
上海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李伟长作为出版方代表,分享了出版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他提到从《耘》这本书中可以看出,这些年轻小说家们正处于“将飞而未翔”的时刻,而这正是出版方选择青年作家时会考虑的主要因素。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学的故乡》导演张同道谈到,《文学的故乡》第二季将继续与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合作,这次会将文学教育的部分纳入其中,展现更开阔的文学图景。
文集作者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李晓博、焦典、叶昕昀、武茳虹在发言中表达了对北师大文学院和国际写作中心的各位老师和编辑老师的感谢之情,她们真挚回顾了自己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习和创作历程,表示希望在未来继续探索自己的写作道路。
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李晓博表示,自己完全是被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教出来的学生。“在开始上创作课以后,我才真正接触到短篇小说的写法,学会如何慢下来写出一天的故事、一个小的场景,及至最后发表一篇完整的短篇小说”。
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叶昕昀谈到,当初来到北师大仅仅是因为不喜欢原来的工作,而这几年与导师余华的机缘和学习让她找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和写作的意义,也期望未来自己的小说能够提供看待世界、看待生活的不同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焦典从自己的童年经验和小说中的“目光”谈起,表示她一路收获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与国际写作中心各位师长们及期刊编辑长辈的目光,正是在这些目光的鼓励下自己走上了写作的道路。
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武茳虹表达了对写作导师余华老师和苏童老师的感激,“如果没有两位老师,自己可能不会走上一条写作的道路。” 她谈到,自己青涩的作品得到了老师们认真的对待和详细的指导建议,这让她更快地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写作道路。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周云磊为会议进行总结,他指出,将文学人才的培养、文学教育、文学创作、文学普及融合在一起,这是北师大历来的文学氛围和文学传统,向各位对文学院人才培养事业和文学院各项工作予以支持表示感谢。
最后,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教授为研讨会作出学术总结,张清华教授表示,今天的研讨会既是关于北师大文学创作方向研究生写作成长的一堂课,也是关于整个青年写作与世界、人生和一切传统关系的一堂文学教育课。北师大文学创作与批评专业的成才率跟作家老师的深度参与有非常重要的因果关系,北师大的青年写作者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自律,并且表达了对于这一代90后新锐青年作家的期待。
据主办方介绍,“耘”系列文学作品集,是北师大文学院、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和上海文艺出版社共同打造的面向青年写作者和青年读者的出版品牌,《耘》每年出版一册,将集中展现北师大文学创作方向学生的创作成果。读者从这部作品集里不仅可以读到莫言、余华、苏童、欧阳江河、西川等著名作家导师对青年一代写作者的具体指导意见,也将看到“京师青年作家群”的文学风貌和自我成长及北师大一代代优秀作家之间的文学传承关系,它对初学写作的年轻人具有一种风向标意义,也为当代文学现场提供了鲜活的文学生态版图。
- 《耘:每当有人醒来》|我们时代青年的写作能力如何养成
- 焦点速看:成片在线看亚洲
- 全球观焦点:蒋万安:3+1政策外界疑虑大 官方应说清楚
- 全球视讯!交通运输部公布取消备案的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继续教育机构名单
- 全球关注:债券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 制度凸显五大特点
- 焦点精选!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再次确认 午后雷阵雨来袭
- 又现排队盛况!最低580元买书送LV帆布袋?网友:重新定义买椟还珠
- 新昌歌手翁柯蕙|荣获2023中国好声音全国巡演channel[V]歌手大赛浙江赛区总冠军!-天天滚动
- 焦点报道:抢占氢能物流车风口!60辆苏州金龙氢能物流车交付广泰氢能!
- 环球今亮点!将数字技术应用到门诊、住院、后勤等环节 智慧医院探访记
- A股民营旅行社龙头企业被债权人申请重整
- 逾4000股飘红!什么信号?“地产链”走强,有新股飙涨近150%_世界独家
- 掌阅科技与企鹅兰登达成英文原版电子书版权合作|环球时讯
- 新资讯:沪指午后涨超1% 两市上涨个股约4200只
- 工业母机板块拉升 秦川机床午后涨停 今日要闻
- 天天实时:《最终幻想16》开花结果的心愿委托任务攻略分享
- 【环球播资讯】杭州社保一二三档费用是多少钱 2023杭州社保个人缴费标准
- 2023年银川市三区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工作方案出炉 全球即时
- 美专家指出:西方应在太阳能领域与中国合作|全球焦点
- B站陈睿:将用播放分钟数替代播放次数 消弭视频数据水分
- 辽宁:以强力监督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 电商+服装融合发展,河南“云端”消费潜力巨大
- 最新!林生斌关联服饰公司被吊销,该公司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环球时讯
- 北方华创:12英寸深硅刻蚀机销售突破百腔 助力Chiplet TSV工艺发展
- 当前焦点!一品红:参股公司首个双靶点分子胶新药临床试验(IND)获批
- 世界要闻:惠誉上调宁德时代的评级至'A-' 展望稳定
- 2022~2023年辽宁养老金调整新消息和辽宁养老金计算公式方法(全文)-环球关注
- 注意!这些时间内南宁部分公积金业务暂停办理! 环球今亮点
- 伊兹巴萨伦敦奥运会跳马_伊兹巴萨
- 按摩的日常(妻子刺激的按摩经历) 环球滚动